close

 DSCN6889.JPG

西秦王爺-戲神,是戲曲界的保護神,俗稱「郎君爺」、「公子爺」、「西秦王」。

我們弓橋里的同安宮祭拜主神是"西秦王爺"-相傳指的是唐朝的玄宗皇帝,西秦王爺是台灣特有的戲曲神,也是絕大多數北管音樂戲曲界的祖師爺。

 唐玄宗生前酷愛音樂,戲劇,生性風流文雅,在位期間醉心于歌舞樂曲,曾在宮中設置梨園,培養優伶,並將這些藝人安置在當時稱為「梨園」的地方,所以后世稱戲劇界為"梨園".因此唐玄宗被戲劇界尊為開山祖,也當作音樂之神供奉。

天寶十四年間因安祿山造反致長安陷落,玄宗把皇位讓給太子,自己駐西蜀,由於地屬西秦地方,所以民間稱他為「西秦王爺」,此后台灣民間即傳說凡是想要從事戲劇工作的人,必先信奉「西秦王爺」,才能使自己的技藝高超。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可是台灣傳統戲劇界的大日子,那是西秦王爺的誕辰。只有唱北管音樂的亂彈戲,或以北管音樂伴奏的布袋戲,及福祿派的北管社團,供奉西秦王爺一生靠祖師爺賞飯吃的藝人家中大多設有西秦王爺的神像,在生日當天會敬備牲禮,同時在祖師爺面前演戲或是扮仙,以精湛的曲藝來討祖師爺歡欣。比較工夫的,還會在生日前後,帶著浩浩蕩蕩的鑼鼓管樂,前往歷史悠久的祖廟朝拜。北管福祿派之館社皆於此日舉行盛大的祭典活動;座落在台北市龍山寺的「西秦古廟」,從二十三日就開始,祭拜活動一連要熱鬧兩天.  為何在台灣會特別衍生出西秦王爺的戲曲神來,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徐亞湘推測,可能是因為北管音樂系統與廣東的西秦戲密切關連,所以台灣民間便以「西秦王爺」名號來強調音樂的源流,而創造出台灣特有的戲曲神來。 

關於西秦王爺,也有一段和唐明皇有關的傳說西秦王爺因為善於彈奏琵琶,而被唐明皇召入宮中,在進京途中差點被蛇精所害,所幸有一隻大老虎相救,才不至於喪命,也因此留著長鬍鬚的王爺身邊總有一尊虎爺陪祀。傳說中,西秦王爺曾被蛇妖所困,迷路於山中。故奉祀西秦王爺者,多避諱「蛇」字,而以「草繩」、「小龍」或「溜」代替。

北管是從安徽省傳來台灣,使用大鑼、月鑼、北鼓、通鼓、大鍛、小鍛、響盞、尺板,鱷、北琴、絃、三絃、和絃、口笛等樂器,演奏漢、唐、宋歷代名家所作的曲子;通例,每當寺廟舉行祭典時,或在寺廟內、或跟隨神輿演奏,或普通民家辦喜事時,應邀演奏助興;按正式規定,演奏者要二十多人,普通都是十多人,或三、四人也可。北管流行於長江以北,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南方北方之分,各地方都有南管和北管的演奏;本省通行的是北管,尤其一般本省青年和藝妓,多半都以演奏北管為主.

現在臺灣地區以「西秦王爺」為主神的廟宇,共有十一間西秦王爺廟,瑞芳弓橋里的西秦王爺廟即為其一。

 DSCN689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dy 的頭像
    ady

    溫曉瑩

    a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